新平凡文学

第96章 小别胜新婚

新平凡文学【xpfwx.com】第一时间更新《横扫六合:从废太子到千古一帝》最新章节。

听完了楚越的这一番话后,唐帝不由精神一震。

……设置义田,以田养仓。

对啊,他怎么就没有想到呢?

此法确实可以解决天下粮仓的弊端,还有窘境。

完美完善了大唐粮仓制度的不足。

而此法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能保障粮仓内粮食的充足、稳定。

若将此法普及到大唐各处……

那么将来无论是禹州还是西北,甚至是其他地区出现了灾害……

最起码,不会再出现断粮的情况啊。

“好!好啊!”

“越儿,你这法子好啊!”

唐帝细细思虑了楚越刚才所言,随后他看向楚越的眼神一下就变了。

想不到这小子在政策上还有这样的见解。

“此法,若是再加上你之前提出了兴修水利,以工代赈……”

“那将来待水利建完,义田制度也落实下去,各地的粮仓就会处于自给自足的状态。”

“大唐即便再有个什么灾情,也能得到有效控制。”

“如此,朝廷的负担就大大减轻了啊。”

说道最后,唐帝的眼中精光乍现。

简直妙哉啊。

“越儿啊,你果真的朕的好太子啊!”

“你这是又给朕送了一个惊喜啊!”

唐帝看着眼前的楚越,心里连连称奇,最后终是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之情,大笑出声。

“好,事不宜迟,朕这就召集大臣尽快将‘义田养粮仓’的政策落实,好尽快应用各地!”

这次唐帝雷厉风行。

当下他就召见了吏部的几位官员,将楚越刚才提出的义田养义仓的政策说与他们听。

当然,楚越自是也留了下来。

……谁叫他是那个提出政策的人呢?

皇帝可不比现代的老板。

前者可是掌握着天下人的生杀大权啊。

刚千里跋涉回来的楚越只得露出一个尴尬又不失礼貌的微笑。

然后,他细细给几位官员解释以田养仓、以及之前提出的兴修水利之事。

而几位官员听了楚越提出的政策,纷纷眼神一亮。

如今禹州饥荒虽然平息,但是西北地区的灾情总是反复。

这一点,不仅唐帝发愁,其实诸位官员也愁啊。

一年中有大半年都是西北地区各郡县传上来的灾情汇报,不是要粮就是要钱。

这期间每次上朝,众臣也都为了西北的灾情救治问题吵吵嚷嚷半天。

哎,这事儿说多了,也是烦啊。

尤其那些西北地区的任职的官员。

唐帝关注西北灾情,他们这些在职的西北官员哪里敢偷懒?

像陈桧那样贪吞粮食,西北这种贫瘠之地的官员可做不到那般放肆。

因为每每一道到西北灾情频发时节,他们脑袋里的那根线都崩的可紧实了。

不少的西北的官员头发都被愁白了。

“太子此法甚好啊!”

眼下几个吏部的官员脑子飞转,面上是掩不住的激动。

“西北的灾情就是因为当地贫瘠,即便粮仓有粮,也是供不应求。”

“若此法可以落实,义田养仓,今后西北在有灾情,也有充足的粮食可以抵御天灾。”

“妙啊!妙啊!”

“还有兴修水利,以工代赈……”

“我等之前还奇怪,为什么前段时间,陛下要派一个工部的人前往禹州。”

“原来……是为了水利之事啊。”

“不过,这兴修水利真如太子殿下所说,能治理好灾荒?”

有官员称赞,自然就有官员质疑。

毕竟,在场的几个官员也都是世家出生。

士族多事读书人,之乎者也经书杜撰是他们的强项。

但是匠人之事,他们却是了解甚少。

对此楚越只是淡淡一笑。

“该说明的,孤已经说的十分明白了。”

“诸位要是还不能相信……孤也不想多说了。”

“水利之事如今已经在禹州动工,预计来年就可完工。”

“至于这究竟对禹州的灾荒又没有益处,来年各位自可见分晓。”

唐帝闻言点点头。

“太子说的不错,众卿要是还心存疑问,不如先按下疑惑,明

小说推荐:【抖音书院】《每月一亿游戏金》《不随心所欲能叫重生吗?》【段子园】《炮灰的人生2(快穿)》《渣攻改造,BE改写HE》【品读小说网】《从行星总督开始》《转生哥布林,但母亲是白毛精灵?》《国医

天才一秒记住【新平凡文学】地址:xpfwx.com,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新书推荐

让你当江湖大佬,你成了军阀?随母改嫁,我跟继父约法三章乱世种田日常诸葛重生:众将士,随亮北伐!倒拔三国谍战风云录:大宋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那年,那雪,那个醉酒书生朕,乃万岁!三国之美女如此多娇全球沙化之我在异世攒功德朕,剩者为王造反我没兴趣,父皇别害怕三国之从购买并州牧开始继兄不善大汉:开局刺杀刘彻,求诛九族我在异世界召唤太子我啊,最喜欢做好事了带着美女闯三国舔狗三年,只为开启军工系统农民将军三国:我刘备也是绝世武将玄天宗修行记事明末:边军不退大唐小说家最狂上门女婿无敌县令:从替哥哥入洞房开始大唐:穿越李恪,配角怎么当皇帝女帝:假太监,朕的后宫都让你凿光了我的臣子们都太逆天了!我家娘子太体贴金玉满唐三国风云:群雄争霸天下谍海无名封地三年,百官跪求登基!穿成乖软夫郎的农家书生开局贪成五亿县令,女帝求我多贪点?清末土司王三国:从麦城称霸世界朱元璋:逆子,这皇位非你不可!